千年文脈浸潤青春 文化微光點亮傳承
——5月18日湖北醫藥學院全科醫學院醫者筑夢社會實踐隊開展“一館一世界,一物一故事”主題活動紀實
在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醫者筑夢社會實踐隊積極響應“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的年度主題號召,組織實踐隊隊員走進十堰市博物館,開展“一館一世界,一物一故事”主題實踐活動。這場融合文化傳承、社會服務與專業素養培育的沉浸式活動,不僅搭建起全科青年學子對話歷史的橋梁,而且讓千年文脈在新時代青年群體中煥發新生。
一.文化傳承青春序章
活動伊始,國際博物館日開幕式與研學活動啟動儀式同步舉行。十堰市文旅局相關領導、博物館負責人及醫者筑夢社會實踐隊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文化盛宴的開啟。開幕式上,博物館館長以“讓文物活起來,讓歷史火起來”為主題致辭,強調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承載體的重要意義,鼓勵青年學子在實踐中探尋歷史脈絡、感悟文化精髓。簡短而隆重的儀式,不僅點燃了隊員們的參與熱情,更讓“守護歷史、傳承文明”的理念深植于每個人心中。
二.專業賦能文化服務
開幕式結束后,博物館資深講解員為實踐隊隊員們開展了系統的崗前培訓。內容涵蓋服務禮儀規范、文物保護知識、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等多個維度。在“文明引導技巧”環節,講解員通過情景模擬,指導隊員們如何在不打擾觀眾參觀體驗的前提下,提供必要的幫助;在“文物故事講解”培訓中,志愿者們認真學習十堰地區從遠古人類起源到近現代發展的歷史脈絡,力求將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講準、講活。“沒想到社會實踐活動還需要這么多專業知識!”2024級全科醫學專業學生易同學感慨道,“這次培訓讓我明白,文化傳承不僅需要熱情,更需要扎實的專業素養作為支撐。”培訓結束后,隊員們還通過線上考核鞏固學習成果,確保以最佳狀態投入到活動服務中。
三.多維服務詮釋“三線精神”
在展廳入口處,身著統一志愿服裝的“文明引導員”們面帶微笑,耐心引導觀眾掃碼預約、分流參觀;在臨時展覽區,“文物守護員”們嚴陣以待,時刻關注觀眾動態,確保文物安全;在互動體驗區,“文化傳播者”們熱情地向游客介紹拓片制作、漢服試穿等傳統文化體驗項目,現場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物一故事”特色講解環節。經過精心準備,隊員們化身“青年講解員”,圍繞鎮館之寶——鄖縣人頭骨化石、戰國青銅劍等文物,用生動的語言講述背后的歷史故事。“大家看這件青銅鼎,它不僅是實用器,更是禮樂制度的象征……”2022級隊員李同學的講解深入淺出,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聆聽。一位帶著孩子參觀的家長表示:“大學生的講解很有感染力,讓歷史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孩子聽得特別入神。”
四.歷史回聲激蕩青春理想
活動尾聲,博物館工作人員帶領隊員們來到館前廣場,圍繞標志性的原始人雕塑開展“沉浸式歷史課堂”。從漢江流域遠古人類的生存智慧,到武當文化的千年積淀,從三線建設時期的奮斗史詩,到新時代十堰的轉型發展,一個個故事串聯起城市的前世今生。“原來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承載著這么厚重的歷史!”隊員張同學感嘆道,“作為醫學生,我們不僅要守護人民健康,也要當好文化傳承的守護者。”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引發了隊員們的深刻思考。在隨后的分享會上,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活動讓他們對“文化傳承”有了全新認識:文化不僅存在于書本和展柜中,更需要通過青年一代的實踐創新煥發活力。2021級隊員劉同學在活動日記中寫道:“當我看到小朋友們聽故事時專注的眼神,真切感受到文化傳承的意義——這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精神的傳承。”
此次“一館一世界,一物一故事”主題活動,是醫者筑夢社會實踐隊為深化“五育并舉”育人模式的創新實踐。通過將文化傳承與社會服務、專業教育有機結合,既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實踐能力,又為博物館注入了青春活力,實現了“雙向賦能”。活動期間,隊員們累計服務觀眾超2000人次,開展特色講解30余場,收到觀眾留言好評100余條,相關活動在十堰當地媒體平臺報道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博物館是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橋梁,青年學子則是推動文化傳承的生力軍。”全科醫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負責人表示,未來湖北醫藥學院全科醫學院將持續深化“文化+醫學”融合育人模式,策劃更多形式豐富的實踐活動,引導青年學生在守護歷史文脈的同時,厚植家國情懷,錘煉責任擔當,讓青春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征程中綻放絢麗之花。
從千年文物到青春笑臉,從歷史回聲到時代強音,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不僅為國際博物館日增添了一抹亮麗的青春色彩,更在全科青年學子心中播下了文化傳承的種子。相信在三線精神與志愿精神的雙重滋養下,全科青年們將繼續以行動詮釋擔當,讓文化傳承之路越走越寬廣。(通訊員:姚陳心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