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魏陳東杰)暑期臨近,青少年溺水事故進入易發期、高發期。為切實加強青少年兒童防溺水安全教育,提升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生命安全防線,和風睦里志愿服務隊于7月4日在濱江社區暑期愛心托管班舉辦了一場主題為“珍愛生命,謹防溺水——筑牢安全防線”的安全教育活動,為托管班全體學生帶來一堂有意義的生命守護課。

當天上午十時四十分,活動在托管班教室準時開始。志愿者精心準備了圖文并茂的PPT課件,結合近年來發生的真實案例和統計數據,向孩子們深刻剖析了溺水的巨大危害。“我國每年因溺水造成的意外死亡人數令人痛心,其中未成年人占比超過半數。溺水已成為威脅青少年生命安全的‘頭號殺手’之一。” 志愿者用觸目驚心的數據和畫面警示孩子們:危險往往就在身邊。
針對青少年常去的場所,活動著重強調了水域風險的識別。“陌生水域,即使看起來平靜,也可能暗藏漩渦、淤泥、水草等致命危險;無人看管的野塘、水庫,水況復雜多變;即使是熟悉的游泳池,也要嚴格遵守規則,不可嬉戲打鬧或盲目自信。”講解人員引導孩子們主動辨識身邊可能存在的危險水域,將“知危險、識風險”的安全種子深植于心。

知曉風險是前提,掌握技能是關鍵。活動精心設計了知識傳授與技能演練相結合的環節。在講解“溺水自救”時,志愿者強調“保持冷靜是求生第一要務”,并詳細演示了“水母漂”、仰漂等利用身體浮力爭取救援時間的實用方法。通過口訣要領與示范動作相結合,“深吸氣,頭后仰,展身體,口鼻露”等自救要領變得清晰易記。
對于如何智慧救援落水者,志愿者們更是反復申明“科學施救、避免二次傷害”的原則。孩子們在志愿者指導下,模擬學習如何利用長桿、繩索、漂浮物等進行岸上救援,以及如何快速呼叫專業救援力量。“盲目下水施救非常危險,可能造成施救者也陷入險境。正確的方法是岸上優先、工具優先、團隊優先、報警優先。” 生動的情景模擬讓嚴肅的安全知識變得直觀可感,有效提升了孩子們的應急避險能力。
一堂安全課,牽動眾人心。此次活動不僅僅是知識的單向傳遞,更是一次安全理念的交流與共建。在互動問答環節,孩子們紛紛提出心中的疑問:“游泳圈破了還能救生嗎?”“看到警示牌還要不要去附近玩耍?”……志愿者們耐心解答,在一問一答中共同梳理出清晰的安全行為規范。
濱江社區托管中心負責人表示:“守護少年兒童生命安全,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我們不僅要教會孩子們技能,更要推動形成‘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社會風尚。我們將努力把托管陣地打造成青少年安全教育的堅強堡壘,讓安全意識像種子一樣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讓安全成為他們終身受用的護身符。”
炎夏初至,水波清涼,安全之弦不可放松。本次托管班的防溺水課堂是一次及時的警示和安全教育,孩子們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是護航他們平安度過暑假、享受夏日歡愉的堅實基礎。只有家庭盡心監護、學校精心教育、社會用心防護,形成全社會群防群控的強大合力,為他們的健康成長筑起堅不可摧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