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花護活化石,醫者心傳健康魂
(通訊員 張粵 辛子恒 王思穎 王欣睿)8月27日,三峽大學基礎醫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醫路傳承”隊赴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樂園村,參觀歐美珙桐原產地樂園博物館。這里既是中國珙桐的故鄉之一,也是歐美珙桐的原產地,實踐隊在此開啟了一場跨越百年的“植物活化石”科學探索與文化傳承之旅。深入踐行了生態文明理念,探索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醫學人文精神的融合路徑。
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隊員們了解了珙桐這一國家一級瀕危保護植物的“前世今生”。展覽通過近千張歷史圖片、百萬字文獻資料及實物標本,系統展現了珙桐——這一6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孑遺物種的全貌。珙桐因花形酷似白鴿展翅,被譽為“中國鴿子樹”;更因1900年英國植物學家威爾遜在當地村民康遠德協助下首次將其引種至歐美,成為東西方植物文化交流的經典象征。在“生物多樣性與人類健康”專題展區,大家通過觀察紅豆杉、錐栗等一系列珍稀植物,圍繞“植物活化石的藥用潛力”展開熱烈討論。珍稀植物的瀕危現狀警示我們:每一種植物都可能是未來醫學的“基因庫”。珙桐的保護史,既是一部科學探索史,更是人與自然共生的文明史。
從“鴿子花”到“醫者心”,康祖梅作為見證百年變遷的家族后人,她表示,如今珙桐已從深山珍木成為生態保護的象征,當地政府高度重視植被恢復與生物多樣性建設,珙桐林面積逐年擴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過去“中國鴿子樹”默默無聞,如今被譽為“植物界活化石”“綠色大熊貓”,不僅美化了山林,更帶動了生態旅游發展。她指出,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相輔相成,國家政策扶持不僅惠及鄉村醫療,也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鄉親們的幸福靠山。
此次活動是三峽大學基礎醫學院“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的重要環節。通過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醫學人文教育相結合,三峽大學基礎醫學院“醫路傳承”隊不僅深化了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解,更堅定了以醫學力量服務基層、守護生態與健康的信念。未來,“醫路傳承”隊將持續開展生態醫學主題調研,為鄉村振興與健康中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