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創客深入養殖場進行調研,為快檢技術注入民生溫度
2025年6月4日,湖北某縣養豬場迎來一群特殊訪客——
身著密不透風防護服的大學生科創團隊“疫秒檢”。在35℃高溫下,這群青年創客深入豬舍學習飼料配比、疾病用藥等養殖全流程,甚至親手抱起仔豬觀察體征。這場“防護服里汗水淌,豬欄邊上技術研”的一線實踐,正是他們踐行“把科技成果鐫刻在祖國大地”的生動注腳。
一、防護服里的“熱”體驗上午10點,地表溫度已突破35℃。在嚴格執行霧化消毒、風淋除塵等流程后,團隊成員套上厚重的連體防護服進入生產區。不到十分鐘,護目鏡蒙上白霧,手套內積滿汗水。“就像蒸桑拿,但想到養殖戶每天如此,更能體會技術落地的意義。”隊員孟祥雨抹著汗說。
豬場技術總監現場講解三大關鍵知識:
1.精準飼喂體系:不同生長階段豬群的蛋白/能量配比差異;
2.常見疾病用藥圖譜:從圓環病毒到豬肺疫的抗生素使用規范;
3.生物安全黃金守則:人員動線隔離、器械專用化等防控細節。
當看到技術員通過豬只咳嗽聲預判疾病時,創始人范馨允感慨:“這印證了我們的設計理念——快檢技術必須適配養殖場真實場景!”
二、從飼料槽到藥柜的深度研學團隊參與全鏈條實踐:
1.飼料實操——親手調配哺乳母豬料,掌握麩皮添加量與便秘防治的關聯;
2.病豬診療——觀察青霉素與氟苯尼考對鏈球菌病的差異化療效;
3.仔豬護理——懷抱20日齡仔豬檢查蹄部水泡,識別口蹄疫早期癥狀。
“過去只專注病毒檢測,現在才懂養殖是系統工程。”隊員邵雨涵在養殖日志中寫道。豬場主指著存欄的5000頭生豬坦言:“98%的養殖戶等不起72小時實驗室檢測,你們20分鐘的快檢技術就是我們的‘救命藥’!”
三、汗水澆灌的技術升級本次調研推動三項產品優化:
1.試劑盒防誤觸設計:針對養殖員戴手套操作場景,增大按鍵觸控面積;
2.檢測報告增養殖建議:根據常見病添加用藥指導附錄;
3.移動工具箱抗污升級:采用疏水涂層應對豬場高濕環境。
團隊還帶回珍貴樣本——收集3類病豬鼻拭子,用于驗證試劑盒對田間變異毒株的靈敏度。“這些渾身沾著飼料和汗水的數據,比實驗室參數更珍貴!”技術顧問陳博博士表示。
四、青年與鄉土的雙向奔赴離場時,團隊將自主研發的
便攜式檢測箱贈予豬場。場主看著20分鐘出具的ASFV陰性報告連聲贊嘆:“大學生把高科技變成咱養豬人的‘護身符’!
正如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相關領導所言:“當青年創客愿在酷暑中抱起沾滿泥土的仔豬,科技助農才真正有了根基。”“疫秒檢”團隊正計劃在全國建立20個養殖示范站,讓這場“始于汗水,成于科技”的青春實踐,流淌進鄉村振興的時代長河。
聯系方式:項目負責人:范馨允
電話:17770129795
郵箱:
25343294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