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大壩(丹江口水力發電廠),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城區,在漢江與其支流--丹江匯合口下游800米處。工程水工建筑物由混凝土壩、電站廠房 、升船機提升系統及上游30公里的兩座引水渠道組成。它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自行設計、自行建造和自行管理的以防洪為主,兼有發電、灌溉、航運、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它不僅是根治漢江、開發漢江的關鍵工程,而且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最佳的水源工程。擋水建筑物丹江口大壩總長2.5公里,工程最大壩高97米,壩頂高程162米,內裝6臺發電機組,裝機容量9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40億度。

丹江口水庫將成為中線工程的調水源頭,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點解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的--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20多座大中城市的生產生活用水,兼顧農業和生態用水。
團隊成員自主參觀了丹江口水利樞紐和丹江口大壩水利發電廠,并了解到南水北調工程是世界上供水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之一、是世界上距離最長的調水工程,也是世界上收益人口最多的工程。

丹江口水利工程的建設距今已有60多年,作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工程,丹江口水庫不僅為漢江流域提供生活用水,還承擔著向北方受水區供水的圣神使命。它的水通過南水北調中線干渠送往京津冀豫等北方地區,有效緩解了沿線地區水資源短缺的緊張局面,促進了受水區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丹江口水庫的生態保護不僅關系到水資源的安全和質量,還直接影響到區域的生態平衡、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水源區水資源保護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在新發展階段,水源區要持之以恒保供水,久久為功強生態,在開好局、邁好步的同時,乘勢而上,不斷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和生態本底。在未來的發展中,應繼續堅持科學規劃和系統治理,確保這一重要水源地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持續改善。

丹江口畔,綠色守望。丹江口大壩在南水北調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也是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的象征。強水源地水質保護工作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也是國家倡導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綠色家園,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此次實踐的順利開展讓我們對丹江口大壩和南水北調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與此同時,也讓我們更加堅定參與到丹江口生態文化保護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