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踐背景與調研內容
2025年7月,曲阜師范大學工學院“科技賦能,家裕戶興”實踐隊分赴山東省濱州市沾化經濟開發區和東營市,圍繞“現代鄉村企業助力鄉村振興”主題開展調研。實踐隊通過實地考察、座談交流、志愿服務等形式,深入探究化工產業對鄉村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在濱州市博昌街道,團隊走訪了家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其通過現代化改造實現安全高效生產的經驗;在東營市,則聚焦鄉村化工產業與金融結合的創新模式。兩地調研均顯示,化工產業已成為當地支柱性產業,不僅解決了勞動力就業問題,還通過稅收增長、基礎設施改善(如硬化路面工程)間接帶動了區域經濟全面發展。此外,團隊還關注到鹽堿地資源化利用的典型案例——當地政府將不宜農耕的沿海灘涂規劃為化工園區,既盤活了土地資源,又通過配套水電線路建設惠及民生,體現了產業與生態的協同發展。
二、實踐發現與成果分析
調研發現,科技賦能是鄉村化工企業轉型的核心動力。以家裕化工為例,企業通過引入自動化設備(如工業密封鍋爐)實現“人毒分離”,顯著降低工人職業風險,同時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十幾名工人在自動化輔助下,一周可生產1000噸氯代胺”。此外,企業注重人文關懷,如安裝空調改善工作環境,增強了員工歸屬感。在經濟社會效益方面,化工企業的入駐直接拉動了地方財政稅收,并帶動運輸、農副產品銷售等關聯產業。例如,為滿足物流需求修建的瀝青路面,既解決了原料運輸難題,也便利了村民出行,減少了農產品損耗。在金融支持層面,濱州市探索的“金融+化工”模式頗具前瞻性,通過提供全產業鏈融資服務,推動初級化工產品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級,為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這些成果表明,鄉村化工產業已從單一生產轉向“科技—經濟—民生”多元共贏的生態閉環。
三、實踐總結與建議
本次實踐揭示了鄉村化工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獨特價值,但也暴露出產品單一、深加工能力不足等問題。基于調研,團隊提出以下建議:其一,強化科技支撐,推廣智能化設備應用,降低生產安全風險;其二,推動產業融合,結合鹽堿地特色發展“化工+旅游”等新模式,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其三,深化金融合作,借鑒濱州“智慧工廠”理念,構建數字化產銷平臺,助力品牌化建設。實踐隊員深刻體會到,鄉村振興需立足本土資源稟賦,通過技術創新與政策引導激發內生動力。作為青年學子,我們應積極投身鄉村現代化進程,將專業知識與實踐結合,為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