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點亮心燈,暖“托”照見未來:湖北大學“荊火逐光”志愿服務團隊赴咸寧向陽湖鎮愛心托管項目實錄
(通訊員張景程 張亞軒) 7月7日,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荊火逐光”志愿服務團隊奔赴湖北省咸寧市向陽湖鎮,開展為期10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及“七彩假期”志愿服務活動。此次活動旨在為當地兒童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促進社區公益事業的發展。
7月8日,開班典禮在向陽湖鎮寶塔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順利開展,儀式上,寶塔社區的毛麗康主任對志愿者們的到來表示了感謝,同時對本次活動寄予厚望,她表示:“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孩子們增長見識,提升個人素質,推動社區公益事業的蓬勃發展。”向陽湖鎮的工作人員也出席了本次的開班儀式,表示會對本次活動提供大力支持和幫助。隨后,志愿者們一一向孩子們做了自我介紹,與孩子們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同時,志愿者代表張景程承諾,將以“愛心、耐心、責任心”陪伴孩子,用實際行動傳遞青春正能量。
(圖為愛心托管班開班儀式 攝 戴佳穎)
在前期準備活動中,志愿者們對本次活動的課程做了精心的策劃和設計,將課程分為學科知識鞏固和課外知識拓展兩部分,通過一節節精心設計的教學課程,讓孩子們在富有趣味的各項活動中學習到多樣的知識。在剪紙課程中,志愿者通過講述剪紙的起源與發展,在貫穿古今的歷史中展現中國非遺文化的魅力;在“祖國旗幟在我心”課程中,志愿者通過找異同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到祖國旗幟的知識,在歡聲笑語中厚植家國情懷;在趣味英語教學中,志愿者通過“闖關”的方式,在搶答中鍛煉自己的英語寫作和口語能力;在“薪火傳九州,同拼中國夢”的課程中,志愿者通過拼圖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探索中認識了祖國各個行政區的輪廓,豐富了對于祖國地理的認識……在多元特色的課程中,志愿者們用生動形象、貼合課程內容的教具拓寬了孩子們的知識面,激發了他們對各類知識的好奇,幫助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好地認識世界。
(圖為孩子們親手嘗試剪紙 攝 李菲菲)
除此之外,志愿者們還對孩子們的暑期作業進行了輔導。在課后專門安排作業提問環節,由志愿者一對一地耐心解決孩子們遇到的難題,在學習課外知識的同時不誤學校學業的學習。除此之外,志愿者們還積極引導孩子們進行錯題、難題匯總整理,在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同時還進一步舉一反三,激發孩子們對新知識的好奇與探索。
(圖為志愿者輔導作業 攝 張景程)
10天的志愿服務活動中,志愿者們用專業與愛心陪伴孩子成長,幫助孩子們積累了豐富的課外知識,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也讓他們與志愿者們和同班的同學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段時間的美好記憶也永存在志愿者和孩子們的心中。在結業儀式上,志愿者們發表了這些天的感想,話語間濃濃的是對孩子們的不舍與對這段時光的留戀。孩子們也爭先恐后上臺表演才藝,唱歌、跳舞、詩朗誦、武術表演……無數個精彩瞬間匯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畫卷,成為了永存的珍貴記憶。
對于志愿者而言,此次活動是一次“理論與實踐”的碰撞:他們在備課中學會了“以孩子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懂得了“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對于社區而言,活動促進了“鄰里互動”——家長們主動參與“家長課堂”,學習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對于高校而言,這是“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結合,讓青年學生在實踐中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七彩假期”是落實“雙減”政策、填補鄉村兒童暑期教育空白的重要抓手。此次寶塔社區暑期“三下鄉”“七彩學堂”的活動,不僅為鄉村孩子們提供了學習與成長的機會,也讓“荊火逐光”志愿服務團隊的志愿者們深刻體會到鄉村教育的重要性與意義。在活動開展的每個環節,向陽湖鎮的工作人員都積極對接,為愛心托管班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必要的場地和基礎條件,讓志愿者們能夠專注于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也為鄉村孩子們打造了一個安全、穩定的暑期學習空間。這種主動為公益服務提供支持的行為彰顯了向陽湖鎮在連接社會資源、服務群眾需求中的重要作用,是社會責任在基層的生動體現。
下一步,向陽湖鎮將與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攜手,秉持著“以讀明智,以行致遠”的初心,讓公益之光照亮社區更多的角落,讓更多孩子在“七彩假期”中勇敢逐夢,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