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這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中,古老的大炮臺宛如一位沉默的歷史巨人,靜靜訴說著往昔的風云歲月。其中蘊含的兵家文化,恰似穿越時空的戰鼓余韻,在我們心中激起層層波瀾。在當今時代,我們懷揣傳承文化的使命,以澳門大炮臺為實踐基地,在教培領域播撒兵家文化的種子,讓這一古老智慧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
正如《孫子兵法》所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大炮臺作為澳門歷史上重要的軍事防御建筑,承載著豐富的兵家文化內涵。它不僅是軍事防御的見證,更是戰略智慧與文化傳承的象征,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探索歷史與兵家智慧的大門。 籌備篇:未雨綢繆,探尋兵魂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讓孩子們深入領略大炮臺中的兵家文化,我們在活動籌備階段做足了功課。團隊成員查閱大量關于澳門歷史、大炮臺建造背景及兵家戰略思想的資料,從大炮臺的選址布局所體現的“地利”之道,到防御工事設計蘊含的攻防策略,細致梳理其中的兵家智慧。同時,我們精心準備了圖文并茂的講解手冊,將晦澀難懂的軍事術語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故事和知識,還準備了適合孩子們動手操作的簡易軍事模型制作材料,如迷你炮臺拼圖、紙質兵器模型等,為活動的開展做好充分準備。這一過程雖繁瑣,但想到能讓孩子們觸摸到歷史的溫度,感受兵家文化的魅力,一切付出都變得意義非凡。
(圖為社會實踐隊成員向孩子們介紹炮臺)
實施篇:炮臺尋智,感悟兵道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當孩子們踏入大炮臺的那一刻,仿佛穿越回了硝煙彌漫的古戰場。我們帶領孩子們沿著炮臺的城墻漫步,講解其在軍事防御中的重要地位和精妙設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通過講述炮臺如何利用地形優勢進行防守,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到兵家“地形者,兵之助也”的戰略思想。
在互動環節,我們組織孩子們進行簡單的軍事策略模擬游戲。以炮臺為“戰場”,設置攻守任務,讓孩子們分組討論制定策略。過程中,孩子們積極思考,有的提出利用地形設伏,有的想到聲東擊西之計,充分展現出他們對兵家智慧的理解與運用。此外,我們還指導孩子們動手制作簡易的軍事防御模型,從選材到搭建,孩子們在實踐中體會到軍事工程建造的不易,也加深了對兵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念的認識。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在活動中,我們不僅介紹大炮臺的軍事功能,還講述了與之相關的歷史戰役和英雄故事,激發孩子們的愛國情懷和探索精神,引導他們從兵家文化中汲取智慧,培養面對困略。
(圖為社會實踐隊成員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體驗炮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