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拍肩膀問聲好,雙手按壓有節奏!水中遇險莫慌張,先呼救來保平安!”在源園社區活動室,湖北醫藥學院“萬眾醫心”暑期社會實踐隊的隊員們正用生動的方式,為孩子們帶來一堂融合心肺復蘇(CPR)與防溺水知識的“生命守護課”。這個暑期,該團隊創新教學模式,將專業急救課堂升級為“安全雙護航訓練營”,通過沉浸式教學,讓數十名兒童在趣味互動中同時掌握守護生命的兩把關鍵鑰匙——急救與防溺水技能。
圖為實踐隊員胡俊炎講解示范心肺復蘇術
知識轉化:童話語言破解安全密碼
面對至關重要的安全知識,隊員們化身“知識魔法師”。跳動的心臟被賦予“生命發動機”的童趣稱號,急救的黃金時間化身為“與生命倒計時賽跑的四分鐘”。針對防溺水,隊員們提煉出“叫(大聲呼救)、伸(利用延伸物)、拋(拋漂浮物)、劃(劃船救援)、不(不下水)”的救援原則,強調未成年人應以呼救和尋求成人幫助為先。團隊獨創的“意識-呼救-按壓-呼吸”四步急救口訣,巧妙融入對溺水者上岸后快速清除口鼻異物、檢查呼吸的關鍵步驟提示,配合手勢舞動教學,將復雜的急救流程和溺水應對要點凝練成朗朗上口的行動韻律。當孩子們跟著節奏拍手復誦口訣,雙重安全知識已悄然扎根。
圖為實踐隊員胡俊炎帶讀防溺水口訣
情景實訓:小手體驗生命守護
教學現場,迷你急救模擬人成為最受歡迎的“訓練伙伴”。在隊員引導下,孩子們雙膝跪地,小手交疊,親身體驗生命重量的托舉。“身體要像小樹苗般挺拔,按壓要有力而均勻!”隊員賈靜蘭一邊輕扶孩子后背糾正姿勢,一邊強調操作要點。特別增設的“溺水急救”環節,模擬了將“溺水者”救上岸后的場景:隊員們指導孩子們如何快速評估環境安全、判斷意識呼吸、進行有效胸外按壓并結合人工呼吸(在確保安全且掌握要領的前提下演示)。當模擬人胸腔隨標準按壓規律起伏,孩子們專注的小臉上綻放出領悟的光芒。社區家長欣慰表示:“孩子不僅學會了CPR,更明白了遇到溺水時如何正確呼救和幫助,這雙重保障讓人安心多了。”
圖為小朋友在實踐隊員指導下認識人工呼吸
游戲賦能:安全意識深植童心
“安全特工隊”情景游戲中,任務挑戰全面升級。孩子們不僅要完成安全評估、傷員安撫、模擬報警(強調準確說明溺水地點和情況),更增加了“岸上救援模擬”環節——如何利用身邊的竹竿、救生圈(道具)或衣物進行延伸救援,堅決不盲目下水。知識搶答環節的勛章爭奪戰,內容涵蓋了CPR要點、防溺水“六不準”、遇險呼救方式等,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活動尾聲,佩戴上“安全小衛士”徽章的孩子們莊嚴圍成“生命守護圈”,誓言將所學的急救與防溺水知識傳遞給家人伙伴。實踐隊指導老師指出:“當孩子們在游戲中自覺模擬‘先呼救再找工具救援’的場景,當CPR練習與防溺水意識緊密結合,這份主動的安全素養,才是我們實踐最珍貴的成果。”
實踐隊員與兒童合影留念
據悉,該團隊正將此次融合CPR與防溺水的情景化教學模式系統化,未來計劃打造“社區安全雙護航訓練營”公益項目,惠及更多社區兒童。當專業的急救與防溺水知識卸下嚴肅外衣,融入童真的體驗與實踐,這些在游戲中深植的安全種子,必將在未來茁壯成長,為生命撐起更堅實的保護傘。